当前位置: 观察时讯首页 > 资讯 > 正文

广州爱尔眼科儿童近视防控:专业验光配镜,守护孩子清晰“视界”

广州爱尔眼科儿童近视防控:专业验光配镜,守护孩子清晰“视界”

广州爱尔眼科儿童近视防控:专业验光配镜

      “医生,孩子近视才50度,要不要配眼镜?”在眼科门诊,这类问题屡见不鲜。很多家长认为“轻度近视不用管,成年后做个手术就行”,殊不知这种想法可能让孩子陷入近视快速加深的困境。循证医学研究早已证实,近视早期干预和定期复查,是延缓近视进展、避免高度近视及其并发症的关键。

      近日,有位复诊的患者来到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徐永峰医生的门诊,结果却让人揪心:9岁的童童(化名)去年体检发现近视25度,家长觉得“度数浅,没必要折腾”,仅让孩子减少玩手机,未做专业干预。10个月后来复查时,童童近视已飙升至200度,眼轴长度(影响近视进展的核心指标)10个月增长了0.8mm(9岁正常生理性增长1年0.2mm)。

      徐永峰医生惋惜地说,如果能及时干预,孩子的近视或许就不会发展得这么快了。为何早期干预如此重要?这与近视的发展规律密切相关。儿童青少年时期,眼球仍在快速发育,眼轴长度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一旦发生真性近视,眼轴每增长1毫米,近视度数加深约250度。而近视早期,眼球的可塑性较强,此时通过科学干预,能有效延缓眼轴增长速度。

      目前对于50度以内(散瞳后)近视,有哪些干预手段?50度以内要配镜吗?针对这些问题,徐医生也给予专业答复。

      对于近视前期(远视75度到近视50度内),目前可以采用的干预手段:

      第一:行为干预。对于视力在0.8及以上、年龄较大的孩子,预测眼轴可能变化较慢,近距离用眼时间比较少的,可以采用行为干预的方式,暂时不配镜,但一定要密切随访复查(建议三个月一次)。

      第二:功能型框架眼镜干预。对于散瞳后确认是真性近视,处在学龄期小朋友建议戴镜,尽早控制度数增长。“其实在很多年前,我们配镜的理念还是和现在完全不同的。那时配镜的主要目的是矫正视力。但现在不同了,出现了很多功能型镜片,如各类离焦镜、降低对比度镜片等,都被证实可以有效延缓近视的发展。”

      另外对于远视储备不足进入近视前期的小朋友,可采用平光离焦镜来延缓远视储备下降,避免过早近视。

      第三: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对于年龄较小,视力在0.8及以上,戴眼镜比较抗拒,可以先采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延缓近视进展,当然具体能不能使用药物,需进行综合检查评估。

      徐医生强调,目前还不能完全精准预测到底哪一种手段在个体上对于近视或者近视前期有效,定期复查则是确保干预效果的“安全锁”。广州爱尔眼科目前在开展的近视相关基因检测,很大程度上可以让干预更精准,比如存在某基因对某种干预手段不敏感,基因可以从独特的分子层面揭示出小朋友对特定防控方案的敏感度。

      儿童眼球发育快,近视进展存在个体差异,且部分干预手段(如角膜塑形镜)需要根据眼轴、角膜形态等指标调整参数。临床建议:近视儿童每3-6个月复查一次,重点监测眼轴长度、屈光度、角膜健康状况;未近视但有高危因素(如父母均近视、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的儿童,远视储备比较充分的儿童,也应每半年查一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已经进入近视前期的儿童,建议三个月复查一次。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