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成立后,铜元仍继续大量流通使用。1914年,铜元正式改称“铜币”,民国发行的铜币与清最大的区别是龙纹被换成了由稻穗组成的嘉禾纹。各省铸造的铜元大多为两面叉的国旗图案,并有“开国纪念币”或“中华民国铜币”字样。
此枚双旗币,正面中央图案为“十八星铁血旗”和“五色国旗”交叉而立,旗后有缨带,圈外上环为“湖南省造”四字,下环铸 “当制钱二十文”六字,左右两边花枝饰之。字体笔法流畅,纹饰刻制工细,文化内涵丰富,颇有艺术造诣。
钱币背面正中央,为稻穗组成的嘉禾纹,连叶纹盘绕,纹饰特别,圈外环绕铸有英文。此币有自然磨损痕迹,钱文、轮廓均可清晰可见。可见该前史时期已对外开放,世界文明交流现象杰出,是该历史时期重要的实物佐证。此钱币由广东省福运来传媒有限公司诚意推荐。
此币产生在混乱不安、战火纷飞的民国时期,经过战火的摧残,能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已为数不多,双旗币见证了其沉积的前史文明,使之平添了几分古意古韵,透出民国时期深厚的文化底蕴,耐人寻味。